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7期 > 正文
编号:12405566
末稍血静置时间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2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孙家祥 李艳 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摘要】目的探讨末稍血采集后静置时间对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采集末稍血加入EDTA-K2抗凝管混匀后分别在0min、5min、10min、15min、30min上机进行血细胞分析,观察血小板变化。同时取末稍用草酸胺血小板稀释液行显微镜人工计数,并以此作为血小板计数的参考。结果①60例中有41例各时间段血小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8例0min与5min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减少(P0.01),10min以后才趋稳定;有1例在15min以后才趋稳定。②与手工计数结果比较,0min与5min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10min以后血小板计数结果趋于稳定,10min、15min、30min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手工计数结果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稍血采取后至少应放置10min方能进行血小板计数,放置15min以后则更稳定。

    【关键词】 末稍血 静置时间 血小板计数 准确性

    【分类号】R446.1

    血细胞分析是目前临床应用最重要的常规检测项目之一,国内实验室普遍使用EDTA-K2抗凝静脉血分析。但对于部分静脉抽取有困难的特殊病人有时仍会采集末稍血进行检测,在门急诊检验中更为普遍。实际工作中,末稍血采取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结果有时会有差异,甚至会造成严重误差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98kb)